工作动态

学会卒中预防和控制专业委员会开展“卒中识别·基层行”(第二期)东方站活动

文章来源:卒中预防和控制专业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06-25  浏览次数:

为推动 “卒中减残・琼崖行” 系列活动深入开展,促进卒中防治资源下沉基层,2025年6月21日,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游咏、苏庆杰主任团队,在海南省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和控制专业委员会指导下,走进海南省东方市人民医院,开展了具有重大意义的 “卒中识别・基层行” 培训 + 义诊活动。

当日上午 9 时 30 分,义诊行动准时开启。专家们热情接待每一位前来咨询的群众,耐心解答他们关于脑卒中及其他神经内科疾病的疑问,为大家进行免费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给予专业的健康指导与诊疗建议。现场氛围热烈,群众纷纷表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专家的优质医疗服务,机会十分难得。

10时30分,“卒中识别・基层行” 启动仪式正式举行。东方市人民医院领导周志菁、神经内科主任林丹率先致辞,对海医二院专家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通过此次活动必将有效提升东方市基层卒中防治能力,对于保障当地群众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游咏主任以 “痴呆高危风险识别和基础脑健康服务” 为主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痴呆高危风险的识别要点以及如何开展基础脑健康服务,进一步拓宽了参会人员的视野。

苏庆杰主任围绕 “加强基层卒中识别助力卒中减残” 展开深入讲解。他结合实际案例,详细阐述了基层医疗机构在卒中识别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实用的识别方法,为基层医护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指导。

龙发青主任则聚焦 “脑卒中的识别和治疗”,从专业角度剖析了脑卒中的发病机制、早期症状以及规范化治疗流程,让在场人员对脑卒中的诊疗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凌至培主任以 “帕金森病脑起搏器的治疗及新技术的应用” 为题,带来了前沿的学术内容。他详细介绍了脑起搏器(DBS)治疗帕金森病的原理、手术适应证及术后调控要点,为基层医生打开了神经调控领域的新视野、提供了新思路。

肖英副主任医师进行了病例分享,通过具体病例的分析,生动展示了临床诊疗过程中的思路与方法,引发了参会人员的积极讨论。

活动期间,还精心设计了问卷调查环节,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群众对卒中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以及基层医护人员在卒中防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需求,以便后续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卒中减残・琼崖行” 系列活动的深入开展,一方面,通过义诊,直接将优质的医疗服务送到了群众身边,增强了公众对脑卒中的认知,提高了他们的健康意识与自我保健能力。另一方面,培训活动为基层医护人员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卒中识别与诊疗水平,促进卒中防治工作在基层的深入开展,为推动卒中百万减残工程在海南的实施注入了强大动力,切实为保障海南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贡献力量。

海南省预防医学会 版权所有

校址: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苏民村委会S201灵文加线168号 | 邮编:571129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101号   琼ICP备050009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