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我中心荣获全国消除疟疾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项 4人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作者:孙定炜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阅读次数:日期:2022-07-23

7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全国消除疟疾工作表彰会议,授予100个单位“全国消除疟疾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授予297人“全国消除疟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热带病与慢性病预防控制所荣获“全国消除疟疾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我中心蔡贤峥主任医师(已退休)、王善青主任医师(已退休)、胡锡敏主任医师、王光泽主任医师荣获“全国消除疟疾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作为2021年世卫组织评估的中国4个现场认证省份之一,海南的消除疟疾工作得到了世卫组织高度肯定,助力中国疟疾消除认证。世卫组织评价认为,海南不仅实现了消除疟疾的目标,为全国消除疟疾工作贡献了海南智慧,也为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消除疟疾工作提供了“海南模式”。

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热带病与慢性病预防控制所(以下简称热慢所)隶属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负责海南省疟疾消除技术指导,贯彻落实国家疟疾防治规划、方案。热慢所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消除疟疾工作,始终秉承省疾控中心“科学、务实、团结、奉献”工作作风,先后在疟疾控制和消除疟疾阶段取得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果。热慢所始终坚持科学防治,推出众多有效的疟疾防治措施。上世纪50年代摸清海南省疟疾流行情况及主要传疟媒介;60年代持续开展滞留喷洒的防治措施,基本消灭微小按蚊,并在全国推广,从而大幅遏制疟疾流行;70年代发现抗氯喹恶性疟后首次提出“四六四”工作方法,并在海南开展青蒿素临床试验;80年代针对流动人口疟疾防治难点,建立疟疾联防工作机制并延续至今;90年代针对上山人群特点推广浸泡蚊帐控制疟疾流行,建立10个防治基地、采用传染源根治等措施不断降低疟疾发病率。在几代人的努力下,海南2009年实现消除恶性疟,2012年消除间日疟,创新性的提出三圈层防控措施阻断2015年本地三日疟传播,2020年如期实现消除疟疾目标,被世卫组织称为“了不起的成就”。热慢所注重人才培养和应用实践。70年风雨兼程,70年披星戴月,热慢所工作人员前赴后继,疟疾防治人才辈出,因疟疾防治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蔡贤铮,获得“国务院特贴专家”的黄再松,徐凤岁,王善青等,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省科技进步奖多项,培养了一批批专业过硬的技术人才,为消除疟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王善青,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专技二级岗位。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 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中国医师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海南省领军人才。曾任海南省热带病防治研究所所长、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发表学术论文145篇,其中SCI论文17篇;主编出版专著7部;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现为全国消除疟疾技术专家组成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媒介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卫生有害生物防制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海南省爱卫办病媒生物防制专家组首席专家。王善青同志于1994年作为人才引进到海南省热带病防治研究所工作,一直从事疟疾防治研究和传疟媒介蚊虫的防制工作。作为海南热带病学术带头人和技术负责人,负责全省疟疾防治技术方案和消除疟疾技术方案的制订,作为课题负责人在海南先后开展了“PCR技术在疟疾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疟疾疫情漏报调查研究”、“海南省消除恶性疟试点研究”、“以清除传染源为主阻断疟疾在海南本地传播的研究”等项目,先后获得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排名第一)和三等奖三项(分别排名第一、第二、第二),2002年参与起草和申报了“全球基金疟疾控制项目”,并作为该项目国家专家组成员和海南省疟疾项目负责人,全程参加了第一轮、第五轮和最后一轮项目的实施。牵头负责开展一系列科学研究以及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的实施,在海南形成了“防止上山人群感染,阻断下山回村传播”热带雨林少数民族地区消除疟疾的新对策,并取得显著效果,使海南全省疟疾发病人数快速下降,为全省消除疟疾作出重大贡献。王善青同志长期在疾病预防控制第一线工作,在全省范围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消除了疟疾的流行,社会影响大,并得到国内外同行认可,是海南省目前唯一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聘任的全国消除疟疾专家组专家。在2021年5月23-26日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来海南考核认证期间,不仅全程参与考核认证,而且回答了专家组提出的一些疑问和难点问题,为我省乃至全国顺利通过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认证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蔡贤峥,中共党员、主任医师。1952年毕业后分配来海南雷琼疟疾防治站工作开始至退休,从事疟疾防治研究46年,参与和主持了海南疟疾控制阶段调查研究、培训骨干、重点防治试点、全面开展抗疟、重新划分了疟区、针对疟区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灭疟措施、全面开展疟疾经常性管理、及时发现处理疟疾疫点防止疟疾暴发流行等各阶段的工作,在抗疟药研究、用杀虫剂浸泡蚊帐防制大劣按蚊、抗氯喹恶性疟防治对策和措施等方面成绩显著,为海南控制疟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自1978年开始,在海南毛阳镇疟疾防治实验区内,开展以控制抗氯喹恶性疟为主要目标,以根治抗性病例和清除活动病灶为重点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实验,采取在组织管理措施上做到“三健全”和“三定期”、在技术措施管理上落实“四处理”等对策和措施控制疟疾,该实验取得巨大成功,毛阳地区居民恶性疟年带虫发病率从1980年起一直控制在1‰以下,1992年后毛阳地区未再发现当地感染的恶性疟病例,成为当时国内外以大劣按蚊为媒介的同类疟区中,恶性疟发病率最低的地区之一,毛阳经验全省推广后,为把海南疟疾控制在较低水平和以后的消除疟疾创造了条件。1998年退休后,仍非常关心海南疟疾防控工作,为培养青年一代疟防人才,解决防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献计献策,发挥余力。在几十年的抗疟历程中,发表大量论文并取得10多项研究成果,1985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胡锡敏,主任医师,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热带病防控首席专家。自1986年参加工作以来,主要从事疟疾和其它寄生虫病防治与科研工作,参与了海南省疟疾从控制走向消除各阶段的工作,从事过抗疟药疗效评估和抗药性恶性疟监测研究,疟疾防治试点研究,疟疾诊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常规性抗疟工作;从本世纪初开始作为全球基金海南省疟疾项目办副主任和省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防治所所长参与组织实施全球基金三轮疟疾控制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大幅降低了全省疟疾发病率,为最终全省疟疾的消除奠定了基础;特别是2011年全省正式启动消除疟疾工作后,作为省消除疟疾技术指导组副组长和省疾控中心热带病与慢性病所所长,指导和组织实施对全省18个市县消除疟疾的考核评估,2015年9月到11月期间,带队到三亚市处置本地三日疟疫情,在国家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有效的阻断了三日疟传播;2021年作为省卫健委聘任的专家参与了世卫组织对中国消除疟疾认证海南现场准备工作;2009年5月至8月受卫生部和商务部派遣,担任中国援埃塞俄比亚、赞比亚疟疾防治专家组组长,在极其艰苦和困难的条件下,带领专家组成员不畏艰险,冒着疾病威胁、政治动荡甚至生命的危险,指导和帮助这2个国家成功建立了疟疾防治中心; 在长期的消除疟疾实践中,开拓创新,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9篇,作为主编之一出版消除疟疾有关论著2部,分别担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寄生虫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编委,省预防医学会热带病专业委员会主委。胡锡敏同志长期工作在疾病预防控制第一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全省消除疟疾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王光泽,中共党员,主任医师,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防控首席专家。1987年大学毕业分配到海南省热带病防治研究所至今,从事疟疾防治研究35年,经历海南省疟疾控制、消除和防止疟疾消除后再传播的各阶段工作,在疟疾控制阶段从事抗疟药疗效评价、抗药性恶性疟监测、疟疾防治试点防治措施研究、流动人口疟疾管理、疟疾健康教育、疟疾防治经常性管理等工作,为解决海南省疟疾防控过程中恶性疟原虫抗药性、流动人口疟疾暴发流行、大劣按蚊疟疾流区上山人群防控难等问题起着较大的作用。自1998年担任海南省热带病防治研究所疟疾室负责人起,长期具体负责海南省疟疾防治计划方案起草、解决疟疾防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督导防治措施的落实、指导培训基层疟防人员、处理疟疾暴发点、开展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等工作,为海南省开展消除疟疾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消除疟疾阶段参与起草《海南省消除疟疾工作方案》和《海南省疟疾消除后防止再传播工作方案》、贯彻落实“1-3-7”工作规范、及时处置本地三日疟暴发疫情、维持疟疾监测能力等工作,为海南省2016年后未再发现本地感染疟疾病例、2019年通过国家消除疟疾评估做了大量工作。在做好控制和消除疟疾日常工作同时,还开展科学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WHO、全球基金、省部级科研等项目12项,其中主持的项目“基于动态指针的疟疾疫情复合模型的构建与评估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在国内专业杂志发表有关疟疾的论文60多篇,SCI收录的论文13篇,出版资料书籍5本,获海南省科技进步奖4项。在2021年5月陪同世卫专家认证中国消除疟疾中,能够有力的证明海南消除疟疾现状和展示防止再传播能力,回答世卫专家提出的各种问题,得到世卫专家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