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疾控中心发布5月份传染病防控温馨提示

作者:贾鹏本  来源: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室阅读次数:日期:2018-05-16

一、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传播。

临床症状

手足口病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状。1~2天内口腔、咽、软腭、颊黏膜、舌、齿龈出现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周围绕以红晕,破溃成小溃疡,由于疼痛,常流涎和拒食。同时手足亦出现皮疹,在手足的背侧面和手指(趾)背侧缘、甲周围、掌跖部,出现数目不定的水疱,除手足口外,亦可见于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可见于躯干及四肢,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个别儿童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一般经过良好,全病程约5~10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

预防措施

预防手足口病要谨记十五字方针:“常洗手、勤通风、喝开水、吃熟食、晒衣被”。

1.父母应该注意: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婴幼儿洗手,不要让婴幼儿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婴幼儿。

(2)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婴幼儿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婴幼儿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6)EV71是更容易导致手足口病例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毒型别,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防止。

2.幼儿园及小学等机构的预防措施

(1)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采取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2)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3)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4)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二、感染性腹泻病

感染性腹泻广义系指各种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其流行面广,发病率高,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

传播途径

其染病途径大致相同,主要是"病从口入"即粪-口传播,少数由个体接触传播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诺如病毒等)。

临床症状

腹泻、大便每日≥3次,粪便的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亦可为黏液便、脓血便及血便,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腹痛及全身不适等。病情严重者,因大量丢失水分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预防措施

1.要加强饮食、水源、食品的卫生管理和灭蝇工作,对垃圾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2.集体餐饮单位要特别注意食品的安全和卫生。餐饮工作人员一定要定期检查身体,发现的带菌者,必须暂时调离工作彻底治疗,以杜绝传染源。食物加工应按卫生规范进行,生熟食物要分开,餐具要洗净、消毒。

3.对于个人,要爱清洁,讲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蔬菜要洗烫,不喝生水,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尤其是海鲜类食物容易受到各种细菌和病毒的污染,最好不要生吃。不要在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那里买食物,夏季的凉菜最好自己在家中加工,熟食买回家后最好再进行加热后食用。外出旅游不要过于劳累,在卫生条件较好的餐馆进餐。婴儿最好母乳喂养,奶瓶在每次用后都要洗净、消毒。

4.家中发现腹泻的病人要隔离治疗,接触腹泻病人要用肥皂洗手,对污染的环境物品等进行消毒。

三、登革热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以发热、皮疹和全身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

传播途径

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病毒通过蚊子的叮咬传染给人类,人与人接触不会发生传染。

临床症状

登革热起初的发病症状与感冒、流感等比较相似,因此病人如果怀疑自己被蚊子叮咬,或者有南美、非洲、东南亚地区的外出旅游史,应及时到医院的发热门诊就医。

“突发高热”:一两天内体温可升高到39℃~40℃,体温常持续一周不退;

“体痛”:感到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整个人觉得很疲乏;

“发红”:脸部、颈部、胸部及四肢皮肤发红,貌似“酒醉状”,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牙龈等无端出血等。

“皮疹”:以麻疹样和出血性皮疹为主,不高出皮肤。

预防措施

1.清除蚊虫孳生地

蚊虫容易孳生的地方主要有花盆、花瓶、饮水缸、储水池,庭院中闲置的瓶、罐、竹筒,以及外环境中的垃圾堆、废弃瓶子、易拉罐、汽车轮胎、树洞等。

清除蚊虫孳生地的方式主要为:

(1)清除垃圾,消除卫生死角;

(2)翻盆倒罐,清除或翻转倒置庭院中废弃的容器、瓶子、罐子,饮用水容器加盖封口;

(3)填塞外环境中的竹筒、树洞,防止积水,废弃轮胎放在避雨的场所或者遮盖防积水。

2.个人防护

(1)媒介伊蚊活动高峰时段外出要做好个人防护,尽量穿长袖衣裤,减少暴露,使用蚊虫驱避剂,避免蚊虫叮咬;

(2)家庭中提倡使用蚊帐、安装纱门纱窗等物理措施防蚊。另外,可使用蚊香、气雾剂等家用卫生杀虫剂进行防蚊、灭蚊。

四、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成人发病症状比儿童更严重。

传播途径

水痘传染性强,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

临床症状

该病潜伏期为12~21日,平均14日。起病较急,年长儿童和成人在皮疹出现前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恶心、呕吐、腹痛等前驱症状,小儿则皮疹和全身症状同时出现。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压部分,呈向心性分布。最开始为粉红色小斑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黏膜亦常受侵犯,见于口腔、咽部、眼结膜、外阴、肛门等处。

预防措施

1.家庭护理

(1)注意消毒与清洁:对接触水痘疱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玩具、餐具等,根据情况分别采取洗、晒、烫、煮、烧消毒,且不与健康人共用。同时还要勤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

(2)定时开窗:空气流通也有杀灭空气中病毒的作用,但房间通风时要注意防止患者受凉。房间尽可能让阳光照射,打开玻璃窗。

(3)退烧:如有发烧情形,最好是以冰枕、毛巾、多喝水等物理退烧法。要让病儿休息,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饮食,要多喝开水和果汁水。

(4)注意病情变化:注意病情变化,如发现出疹后持续高热不退、咳喘,或呕吐、头痛、烦躁不安或嗜睡,惊厥时应及时送医院就医。

(5)避免用手抓破疱疹:特别是注意不要抓破面部的痘疹,以免疱疹被抓破引起化脓感染,若病变损伤较深,有可能留下瘢痕。为了防止这一情况发生,要把孩子的指甲剪短,保持手的清洁。

2.预防

(1)控制感染源,隔离患儿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对已接触的易感儿,应检疫3周。

(2)对免疫功能低下、应用免疫抑制剂者及孕妇,若有接触史,可使用丙种球蛋白,或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肌肉注射。

(3)水痘减毒活疫苗是第一种在许多国家被批准临床应用的人类疱疹病毒疫苗,接种后的随访观察发现水痘疫苗对接种者具有较好的保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