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急性传染病温馨提示

作者:急传室  来源:急传室阅读次数:日期:2020-07-10

一、登革热

7月3日CNN报道,新加坡暴发史上最严重登革热疫情,在过去的一周共报告了1468例登革热病例,创历史新高,2020年累计报告超1.4万例登革热病例,死亡16例。

登革热通过带有登革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传染给人类。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主要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流行,典型症状包括持续发热、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等,严重时可致死亡。每年夏季是登革热流行的季节。7月份我省已进入蚊媒活跃期,不排除输入病例引起本地传播的风险。为此,建议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以下蚊媒控制措施:

1.避开伊蚊活跃时间,尽量避免在伊蚊出没频繁时段(上午7-9时、下午4时到黄昏)在树荫、草丛等户外阴暗处逗留;户外活动穿长袖、浅色衣裤,可以防止蚊虫叮咬;

2.住家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电蚊拍、蚊香、灭蚊气雾剂等防蚊灭蚊。

3.翻盆倒罐,清理住家及周围各类无用积水。

4.保持住家及周围环境卫生整洁,清除各种卫生死角和垃圾。

5.人、畜饮用水容器或其他有用积水容器5-7天彻底换水一次。

6.家中减少种养水生植物,已种养的容器5-7天彻底换水一次。

7.住家及周围景观水体,可放养观赏鱼或本地种类食蚊鱼。

8.轮胎整齐存于室内或避雨场所,堆室外用防雨布严密遮盖,户外废弃轮胎打孔,难以清除积水轮胎双硫磷灭幼蚊。

9.住家周围外环境植被可用敏感公共卫生杀虫剂灭伊蚊成蚊。

二、新冠肺炎

进入夏季,新冠肺炎低风险地区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可按疫情常态化管理:

1.减少人群聚集,人员接触时尽量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分散错峰就餐,乘坐交通工具佩戴口罩。

2.室内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加强洗手、卫生间的卫生管理。

3.空调系统定期清洗、消毒,新风口和排风口要保持一定距离。

4.提高公众健康素养,开展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公众注意手卫生、一米线、开窗通风、清洁消毒、佩戴口罩等健康防护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行为。

三、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是人感染布鲁氏菌后发生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传染源在畜间,可以通过养殖过程中接触染疫动物而传播,也可以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而感染。随着我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动物间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畜牧养殖、屠宰,肉食品加工等重点职业人群生产过程中要戴好手套、口罩,穿好工作服,做好个人防护。村镇要搞好环境卫生。食用奶类及肉制品要煮熟、煮透。

四、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近期,我省部分学校和托幼机构出现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疫情。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潜伏期通常12~48h,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等,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孤老院及军队等处引起集体暴发。防范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要做到“吃熟食、喝开水、常洗手、经常开窗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