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于2019年5月传染病防控温馨提示

作者:急传室  来源:急传室阅读次数:日期:2019-05-15

5月份是手足口病、登革热、流感等疾病的好发期,省疾控中心提醒您近期关注以下疾病:

一、手足口病

专家提醒:5月我省仍处于手足口病夏季发病高峰期。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容易发生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对于3岁以下儿童需谨防重症的发生。

防控要点: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小儿手、足、口腔以及臀部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人群密切接触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

预防措施: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可有效避免感染。主要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

2、室内应经常通风,做好家庭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小孩的餐具、衣物、玩具等要经常清洗、晾晒;

3、哺乳的母亲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喂奶前要清洗乳头;

4、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5、家庭、学校、幼儿园发现小孩出现发烧、皮疹等症状,应尽快带小孩到医院就诊,并暂停去幼儿园和学校,避免传染给他人。

6、托幼机构要加强晨午检、缺勤追因、日常消毒等工作,引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二、登革热

专家提醒:登革热通过带有登革病毒的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而传染给人类。我省近期高温多雨,为媒介伊蚊的孳生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增加了登革热的传播风险。且当前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登革热疫情高发。如果近期有登革热流行国家和地区的旅居史,并被可疑蚊虫叮咬,出现以下症状,请尽快就医,就医时请主动告知医生疫区旅居史!

①高烧:突发高烧达39℃以上,伴有恶心、呕吐和乏力等症状。

②疼痛: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及关节肌肉痛。

③皮疹:出现针尖样皮疹,伴有面、颈、胸部潮红。

防控要点:

1.清除蚊虫孳生地:清除垃圾,消除卫生死角;翻盆倒罐,清除或翻转倒置庭院中废弃的容器、瓶子、罐子,饮用水容器加盖封口;填塞外环境中的竹筒、树洞,防止积水,废弃轮胎放在避雨的场所或者遮盖防积水;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殖植物;水缸、水池、花瓶等贮水容器,每隔3—5天刷洗、换水一次。

2.个人防护:清晨或黄昏伊蚊活动高峰时段外出要做好个人防护,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暴露,尽量减少在树丛、凉亭、树荫等户外阴暗处逗留;使用蚊虫驱避剂,避免蚊虫叮咬;家庭中提倡使用蚊帐、安装纱门纱窗等物理措施防蚊。另外,可使用蚊香、气雾剂等家用卫生杀虫剂进行防蚊、灭蚊。

三、流行性感冒

专家提醒:2019年第15-18周(2019年4月18日—5月5日),我省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就诊比例(ILI%)总体呈上升趋势,各周次变化范围在3.29%~4.11%之间。病原学监测方面,第15-18周流感病毒阳性率为27.66%,较前期升高。提示我省当前仍处于流感流行季节,流感病毒活动总体处于中等活跃水平。流感流行季节,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监狱等集体单位要防范暴发疫情的发生。

防控要点: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除发热、咳嗽、咽喉痛、畏寒等外,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等。多数人为轻症,可以自愈,但少数重症病例可因呼吸衰竭或多脏器衰竭死亡。发生重症的高危人群主要为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

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共同手巾、近距离交谈等均可传播,传染性很强。

预防措施:流感疫苗接种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推荐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流感高危人群,以及6月龄以下婴儿、孕妇和慢性病患者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接种流感疫苗。此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开窗通风;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如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表现应戴上口罩、及时就医,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要加强晨午检、因病缺勤登记,日常消毒、健康教育等工作,发现聚集性的发热呼吸道病例要及时向卫生部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