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急性传染病防控温馨提示

作者:急传室  来源:急传室阅读次数:日期:2019-10-14

一、登革热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以发热、皮疹和全身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病毒通过蚊子的叮咬传染给人类,人与人接触不会发生传染。10月仍为我省登革热的高发季节。

登革热临床症状

登革热起初的发病症状与感冒、流感等比较相似,因此病人如果怀疑自己被蚊子叮咬,或者有南美、非洲、东南亚地区的外出旅游史,应及时到医院的发热门诊就医。

“突发高热”:一两天内体温可升高到39℃~40℃,体温常持续一周不退;

“体痛”:感到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整个人觉得很疲乏;

“发红”:脸部、颈部、胸部及四肢皮肤发红,貌似“酒醉状”,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牙龈等无端出血等。

“皮疹”:以麻疹样和出血性皮疹为主,不高出皮肤。

登革热预防措施

1.清除蚊虫孳生地

清除蚊虫孳生地的方式主要为:

①人人参与爱国卫生行动,清除杂物,清洁家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②翻盆倒灌,清理积水,填平洼地,疏通沟渠,减少蚊子孳生环境。

③水生植物定期3-5天换水,并注意清洗根须。

④盆罐、废旧轮胎等不要露天放置,每逢雨后注意巡查房前屋后,倾倒、排放各种容器内积水。

⑤经常检查用来浇花浇菜的水池、缸、盆、桶积水,发现蚊虫孳生立即清除。

2.个人防护

(1)媒介伊蚊活动高峰时段外出要做好个人防护,尽量穿长袖衣裤,减少暴露,使用蚊虫驱避剂,避免蚊虫叮咬;

(2)家庭中提倡使用蚊帐、安装纱门纱窗等物理措施防蚊。另外,可使用蚊香、气雾剂等家用卫生杀虫剂进行防蚊、灭蚊。

二、手足口病

当前为我省手足口病的秋季流行高峰期,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容易发生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对于3岁以下儿童需谨防重症的发生。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小儿手、足、口腔以及臀部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人群密切接触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

手足口病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典型皮疹表现为斑丘疹、丘疹、疱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疹内液体较少,不疼不痒,皮疹恢复时不结痂、不留疤。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做到勤洗手、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均衡营养,加强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加强室内通风消毒,尽量避免到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1、应充分清洗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哺乳的母亲应勤洗澡、勤换衣服,喂奶前要清洗乳头;

2、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

3、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餐具、衣物、玩具等要经常清洗、晾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4、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到拥挤、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5、家庭、学校、幼儿园发现小孩出现发烧、皮疹等症状,应尽快带小孩到医院就诊,并暂停去幼儿园和学校,避免传染给他人。

6、托幼机构要加强晨午检、缺勤追因、日常消毒等工作,引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