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是流感、人禽流感、水痘、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病等疾病的好发期,海南省疾控中心提醒您近期关注以下疾病:
一、流行性感冒
专家提醒:2018年第49-52周(2018年12月3日—12月30日),我省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就诊比例(ILI%)继续呈上升趋势,从2.9%上升至3.5%,高于2017年同期水平。病原学监测方面,流感病毒阳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第51周达到2018年以来的最高值48.1%,第52周略有下降。提示我省正处于流感高发季,流感活动总体处于较高活跃水平,与2017年同期相比,流感病毒活动水平有所上升,总体仍在预期范围内。与全国总体流行的亚型相同,我省目前的优势毒株为甲型H1N1流感。流感流行季节,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监狱等集体单位要防范暴发疫情的发生。
防控要点: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除发热、咳嗽、咽喉痛、畏寒等外,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等。多数人为轻症,可以自愈,但少数重症病例可因呼吸衰竭或多脏器衰竭死亡。发生重症的高危人群主要为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
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共同手巾、近距离交谈等均可传播,传染性很强。
预防措施:流感疫苗接种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推荐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流感高危人群,以及6月龄以下婴儿、孕妇和慢性病患者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接种流感疫苗。此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开窗通风;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如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表现应戴上口罩、及时就医,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要加强晨午检、因病缺勤登记,日常消毒、健康教育等工作,发现聚集性的发热呼吸道病例要及时向卫生部门报告。
二、人禽流感
专家提醒:近期全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处于低水平,2018年入冬以来我国尚无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报告,但仍有少数人感染H9N2亚型和H5N6亚型散发病例发生。冬季是人禽流感的高发季节,需重点关注。
防控要点:人感染禽流感的主要感染来源是接触染毒的活禽或去过受污染的活禽市场。患者初期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表现为重症肺炎,高热,呼吸困难。
主要预防措施:1.尽量避免接触活禽,更不要接触病死禽。2.选择购买冷鲜、冰鲜禽类产品。3.做饭做菜时,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鸡、鸭等禽肉及其肉制品以及禽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后再吃。4.从事禽类养殖、运输、销售、宰杀等行业人员在接触禽类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戴手套、戴口罩、穿工作服),接触后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农村家禽家畜饲养一定要与居住生活环境相对隔离,避免不同禽畜混养,也不要将外来禽与家养禽混养。5.如果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佩戴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主动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接触过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是否到过活禽市场等情况,以便医生及时、准确做出诊断和给予针对性的治疗。6.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居住、生活环境要注意适度通风换气。注意饮食和营养,保证充足睡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三、水痘
专家提醒:1月份是水痘的多发季节,托幼机构及中小学校易引起暴发流行,应重点关注。
防控要点: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
患者是唯一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病变皮肤黏膜组织、疱疹液及血液中,可由鼻咽分泌物排出体外,出疹前1~2天至疱疹完全结痂均有传染性。水痘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或其污染的用具也可传播。本病传染性极强,人群对水痘普遍易感。但学龄前儿童发病最多。6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获得母体抗体,发病较少。病后获得持久免疫,但体内高效价抗体不能清除潜伏的病毒,故多年后仍可发生带状疱疹。
预防
1、注意空气流通:注意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在学校等场所中,应加强教室的通风、换气,也可采取紫外线照射等方法实施空气消毒。
2、注意隔离:水痘患者在出疹期要严格隔离,应予呼吸道隔离至全部疱疹结痂。易感者要避免接触病人及被其污染的物品。
3、接种疫苗:对易感儿童接种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疫苗后15天产生抗体,30天时抗体水平达到高峰,抗体阳转率95%左右,免疫力持久,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
4、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
四、诺如病毒病等感染性腹泻
专家提醒:冬春季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高发季节,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更容易发生诺如病毒病暴发疫情,旅行团也易于发生诺如病毒病等感染性腹泻暴发。
防控要点:常见的感染途径: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触摸被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后将手指放入口中、接触病毒感染患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最常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多数人症状持续2~3天后恢复。少数病例可发生重症,甚至死亡。发生重症的高危人群为高龄老人和低龄儿童。
主要预防措施:注意洗手,尤其在如厕和更换尿布后,以及每次进食、准备和加工食物前;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诺如病毒感染者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不能准备加工食物或陪护其他患者;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应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洗时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