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健康知多少

作者:曾月来源:公共卫生研究所环境卫生室阅读次数:日期:2025-09-09

公共场所健康知多少?

一、公共场所的概念和卫生学特点

1.概念:公共场所是根据公众生活和社会活动的需要,人工建成的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封闭式或开放式的公共建筑设施,可用于学习、工作、休息、文体、交流、交际、购物、美容等活动。

2.特点:公共场所具有人群密集,流动性大,易混杂各种污染源;设备及物品供人群重复使用,易造成污染;健康与非健康个体混杂,易造成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的传播等特点。

二、公共场所范围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中将公共场所分为七大类二十三种:

1)宾馆、旅店、招待所;

2)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

3)影剧院、录像厅(室)、游艺厅(室)、舞厅、音乐厅;

4)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公园;

5)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

6)商场(店)、书店;

7)候诊室、候车(机、船)室、公共交通工具。

三、公共场所主要健康危害因素

1.物理性因素:室内温度相对湿度、风速新风量噪声、采光照明、大气压、辐射等

2.化学性因素颗粒物(尘、烟、雾)、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臭氧、氨、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总挥发性有机物、尿素、硫化氢、消毒剂等

3.生物性因素细菌、病毒、真菌、病媒生物(苍蝇、蚊子、蟑螂、螨虫、老鼠等)等

4.放射性因素:

四、公共场所容易传播的疾病

1.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在冬春季流行。包括流感、流脑、上感、肺结核等。

2.肠道传染病:主要指病毒性肝炎、伤寒、霍乱、细菌性痢疾等。

3.虫媒传染病:是由蚊子、苍蝇、蟑螂等病媒生物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常见的有流行性乙型脑炎、鼠疫、疟疾、登革热等。

4.寄生虫疾病:主要有通过公共浴池、公用毛巾和吸血的媒介昆虫传播的蛔虫病、蛲虫病等。

5.眼疾病:主要有通过接触感染眼的分泌物而传播的流行性结膜炎等。

6.皮肤病:主要有通过公共用品用具传播的感染性皮肤病、牛皮癣、湿疹、接触性皮炎、手足癣等。

五、公共场所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来源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室内装饰材料及家具的污染(甲醛、氨、苯、甲苯、二甲苯、挥发性有机物等)、建筑物自身的污染(建筑施工中加入的化学物质、石材瓷砖中的放射性物质等)、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及各种生活废弃物污染(烟雾、呼出的二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PM10等)。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健康风险

集中空调的送风管道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风管内温度、湿度适宜,真菌、细菌、霉菌等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容易大量滋生繁衍,当空调系统启动时,由于受到送风机运行引起的振动作用,送风管中各种微生物和灰尘会被气流卷起,以气溶胶的形式随气流送到室内空间,这对长期在集中空调环境中的人群的健康产生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