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由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的"海南省慢病管理与胸痛中心质控建设培训班"在海口成功召开,标志着"海南省慢病管理中心建设全域模式"正式启动。本次会议汇聚省卫健部门领导、国家顶尖专家学者及全省县域医疗机构管理者,通过政策解读、经验分享与战略部署,全面擘画海南慢病管理全域化、智慧化发展新蓝图。
顶层设计锚定方向
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李文秀在致辞中强调,慢病管理是提升全民健康质量的核心抓手,必须严格落实国家卫健委"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要求,通过全域模式构建全周期健康管理体系,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在海南落地生根。他指出,此次全域模式建设是深化医改、强化基层医疗能力的关键举措,将为县医院搭建技术赋能、管理创新的立体化发展平台。
专家智库筑基赋能
会议正式成立海南省慢病管理中心建设专家组,由多位相关领导及权威专家牵头,汇聚公共卫生、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急诊医学及康复领域共29位资深专家。专家组将聚焦政策转化、技术支撑与质量管控三大核心职能,为全省慢病管理工作提供智慧保障。
标杆引领示范先行
会议现场为海南省四家县域慢病管理中心建设单位颁发资质证书。作为全省慢病管理体系建设的先行者,这些机构将探索"海南特色"的慢病管理路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式,为全省医疗机构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样本。
权威解读深化内涵
县域慢病管理中心专家委员会孔灵芝主任委员系统阐释了慢病管理中心建设的战略意义,指出其是国家医改的重要载体、健康中国2030的关键路径及县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她强调,专家委员会将全力支持海南落地工作,通过政策引导与技术帮扶实现服务能力跃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结合海南胸痛中心全域覆盖的成功经验,提出构建"急慢联动、慢专协同"的管理体系。他指出,智能化信息系统与激励机制是慢专协同的核心支撑,通过AI技术提升管理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同时激发一线人员参与主动性,是推动海南省慢病管理中心建设工作落地的重要措施。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姜莹莹研究员详细介绍了由县域慢病管理中心专家委员会研发设计的"慢病管理服务包"。服务包经一年县域实践验证,显著提升患者依从性与满意度,实现管理效果质的飞跃,为慢病管理中心落地提供了创新工具与方法论支撑。
海南实践创新突破
省卫健委医管中心胡珊珊主任系统总结了海南慢病管理的工作基础与成功经验,提出下一步将依托“三医联动平台”、“2+3项目平台”及县域院长联盟在慢病管理中心建设中的成果经验,结合海南实际推进全流程标准化、体系化管理。他强调,各级医疗机构需立足功能定位,在慢病管理中发挥差异化作用,形成"省级统筹、市县协同、基层落地"的分级诊疗新格局。
战略意义与未来展望
此次全域模式启动是海南深化医防融合、推进健康海南行动的重要里程碑。项目将聚焦县域慢病管理痛点难点,持续提升县医院诊疗水平与管理能力,构建"省级有高地、市县有特色、基层有网底"的慢病管理新生态,形成可推广的"海南方案",为全国慢病管理高质量发展贡献自贸港智慧。
主办单位: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海府路38号
任何建议和意见请联系:hnswshjhsywyh@126.com 技术支持: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信息中心、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琼ICP备2023011375号-4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7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44 邮编:570203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电脑版|手机版
主办单位: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任何建议和意见请联系:hnswshjhsywyh@126.com
技术支持: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信息中心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海府路38号 邮编:570203
琼ICP备2023011375号-4 网站标识码 4600000044